王建安和江青同桌吃饭,服务员端上红烧肉,王建安指出:不能总吃
建国以后有一天,王建安恰好和江青一块儿吃饭。他瞅着桌上那看着就让人想吃的红烧肉,眉头稍微一皱,然后转头就跟江青乐呵呵地说:
江青同志,你弄的那个样板戏真不错,但要是天天都看那么一出,就跟老吃红烧肉似的,也不能老这么吃吧?
江青一听他的话,当下就愣了神,紧接着便跟着王建安一块儿放声大笑起来。
王建安的态度挺直接,他并非存心想让江青下不来台,实在是因为他心里明白,就算现在全国都解放了,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挺苦的。
家境稍好的,可能过年过节时能享受一顿肉菜,家境差的,一整年都不一定能尝到肉的味道。
他们这些身居要职的领导,不太能常吃像肉这样“高档”的菜,就算是主席的夫人来了,也得按规矩来,不能搞特殊。
从这件事情就能瞧出来,王建安这人,不光胆子大,有啥说啥,还特别懂得省吃俭用。说真的,他这一辈子,都是这样实实在在、不浪费的性格。
1980年7月25号那天,王建安在北京安静地走了。他走后,家里人办得很简单,没有搞那些排场的事儿,既没摆花圈,也没开追悼大会。这都是因为他走之前,跟老婆交代过,不想太折腾。
现在的丧礼搞得越来越隆重,送的花圈也越来越多,其实很多都是没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。要是我哪天不在了,你别搞这些花哨的,直接把我的骨灰带回老家,随便找个地儿撒了就成。
王建安去世后,他老婆按照他的遗愿,没有大操大办。所以,王建安那些老战友们都是一个月后,才得知了这个消息。
这位老战士,一辈子都在为革命打拼,他真真切切地花了一辈子时间,去实践党的那个任务:“始终坚守初心”。
王建安打小家里头就穷,在这种环境里长大,他特别明白,每一颗米、每一毛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,不容易得很。
为了填饱肚子,他没办法,只能去地主家打零工赚钱,有时候放牛,有时候砍柴。但他心里其实特别想学点文化。因为家里穷,上不起学,王建安就瞅准机会,等少爷去学堂的时候,悄悄躲在一旁,偷偷地学认字、练写字。
地主老长时间对他都不好,经常动手动脚地打他,骂他,有时候还狠心到连饭都不给吃。王建安实在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待遇,就在一个黑漆漆的夜里,悄悄放火烧了他的院子,然后赶紧逃跑了。
王建安碰巧没地儿去,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进了吴佩孚的队伍。但没想到的是,那时候的国民党内部老是在争斗,而且他们还老跑到周边老百姓家里捣乱,烧房子、抢东西,啥坏事都干。
简直就是挂着正规队伍的牌子,却干着强盗的行径。
瞧清楚那帮人的真面目后,王建安觉得没法再跟他们混下去了,干脆决定退伍,回到自个儿的老家去。
回家的路上,他了解到了共产党的理念,觉得这才是和他心意相通的队伍。到家后,王建安立马张罗起来,召集了几十号人一块投身共产党,他们还一起参与了后来的黄麻起义。
就在这个时候,他终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,算是安了家。
王建安投身革命后,他那种胆大心细、说干就干的脾气,加上以前打仗的老本行,让他在入党参与的多次战役里,都表现得相当出色,战绩斐然。
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,他们88师的师长英勇地牺牲了,这时候王建安被紧急任命为代理师长。他一点不慌,稳稳当当地指挥,一下子就把敌人打败了,让对方军队损失惨重。
王建安入党才五年,就从班长一路升到了师部政委。虽然他干的是文职的活儿,但老往战场上跑,亲自指挥打仗。因此,大伙儿都叫他“文武双全”的指导员。
但其实吧,他这种性格虽然挺招人待见的,但也容易惹恼别人。毕竟,在旁人眼里,他做的事并不总是能让人理解或接受。
举个例子,王建安因为说话太直,差点就让他和许世友之间的关系彻底闹掰了。
1937年的时候,党中央好好教训了革命里的叛徒张国焘。这事儿影响挺大,连带着好多地方的红四军都被扯进来了,而且还被说成是“逃跑主义”。这样一来,大家都慌了神,心里七上八下的。
中央的这个举措,让同样性情直爽的许世友十分恼火,他立马大声责骂起来,随后卷起袖子,带着手下的人就打算离开队伍,自己单干。
接着,许世友领头,带上王建安、陈再道等一众十几位军师级将领,打算一块儿回四川开展游击战。
在快要出发的时候,王建安突然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,为了不出大岔子,他赶紧向抗大打了报告。
结果很明显,这事儿惹得毛主席非常生气,他吩咐当地的保卫人员直接把许世友他们给关了起来。
许世友被关起来后,气得直嚷嚷:“王建安,你这家伙真是个不忠不义之人!我真是瞎了眼,才错信了你!”
王建安听到这些话,只是轻轻一笑,没当回事。他觉得自己做得没错,等许世友心情平复了,应该能懂他的用心。
因为那件事情,之后两人的关系就一直挺僵的。再碰面时,许世友还会时不时对王建安挖苦几句。
之后,在山东的战场上,他们俩各自训练出了一支特别能打硬仗的精锐队伍。尽管他们俩私下里关系不怎么样,可一到战场上,却默契十足,把敌军打得连连后退,人们给他们起了个绰号叫“山东二虎”。
说白了,这俩人都是那种心里清楚但嘴上不饶人的性格,就是抹不开面子,谁也不想先低头求和。结果,他们这点儿小摩擦,竟然让毛主席给知道了。
1947年夏天7月份,豫东那一仗打赢后,中央打算趁着势头正猛,一股脑儿地把济南也给攻下来。
毛主席经过仔细考虑,最后拍板决定让“山东二杰”出手。主意一定,他马上就叫王建安火速到西柏坡来。
王建安一听到任务,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重任。但毛主席却笑着跟他讲:“都说两个强人难一起共事,不过我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。你和许世友得配合默契,劲往一处使,这样我们的战士才会跟着你们一起勇往直前,啥困难都不怕!”
王建安琢磨出了毛主席话里的深层意思:大家得拧成一股绳,不能因为咱俩之间有啥小过节,就在战场上耽误了大事。他一下明白了主席的良苦用心,连忙回应道:“主席,您就放心吧!我保证会全力帮许世友打好这场仗!”
得知毛主席亲自点名让自己出征后,许世友立马动身赶往济南,准备起来。他心里透亮,明白主席的心思,所以就早早地抵达了根据地,等着王建安的到来。
王建安一到济南,许世友就赶紧迎上去,主动拉住他的手,亲切地跟他打招呼问好。
接着,许世友给他们俩各自摆了一瓶酒,开口说道:“打从上次那件事情之后,咱俩就没再一起坐这儿喝过酒了。今天咱们就把这酒干了,以前那些事儿,咱们就都不再去计较了!”
说完后,许世友干脆利落地把酒全喝了下去。
王建安瞧着他那大方劲儿,自己也不含糊,端起杯子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。就这么着,两个人心里憋了好几年的那点儿事儿,在这一刻算是彻底翻篇儿了。
后来,这两位“大佬”仅仅花了八天,就一举拿下了济南,把王耀武给逮住了,这简直就是个神迹。这场济南之战打得非常漂亮,也标志着国共两边的大决战正式开始了。
王建安处理事情向来只针对事情本身,不针对个人。他深知许世友的脾气,所以在关键时刻,他果断站出来,带着大家及时收手,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。
尽管后来他们俩的关系冷淡了好些年,但王建安对当初做的那个决定,一直没觉得有啥可后悔的。
王建安这个人,做事爽快,有啥说啥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。但其实,他还有个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,那就是清廉正直,从不拐弯抹角,这一点也是相当有名。
每当他碰到那些讲究排场的形式主义时,他都会毫不留情地直接批评,不管对方职位高低,他都会一样直言不讳地指出来。
王建安有次去上海办公,就住在了延安饭店。那个饭店挺特别,为了军事秘密和军官的安全着想,专门把第十一层留给部队领导吃饭用。
王建安来吃饭的时候,一看,哎,这儿有不少妇女儿童也在吃饭呢,而且有的领导还连警卫员和司机都给带进来了。
规矩是酒店那边定的,但好多人都没太当回事,还是带着家人来这儿吃饭。本来嘛,这就是个吃饭的地儿,结果现在倒好,变成了大家比来比去的地方。这可把王建安惹毛了,他猛地大喊一声,把那些外来的人都给赶了出去。
尽管这个做法让在场的大多数人都非常恼火,但他们也没胆子跑到王建安面前捣乱,最后只能憋着气离开了。
王建安之所以胆子大,敢这么干,并不是因为他想摆官架子,而是因为他心里明白,头顶上的国徽就是他的底气。要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点“功劳”,就可以随心所欲,不守规矩,那这个团队早晚得乱套。
有个将军,战功赫赫,一辈子都秉持着“不忘初心”的原则来要求自己。他从不觉得自己跟那些普通的士兵有啥两样。
1979年,王建安前往福州部队,目的是看看部队训练得咋样,他还时不时跟士兵们一块听课,参与他们的学习。
有一天晚上,团里头给士兵们安排了一场电影,王建安听说后,心里痒痒的,也想去瞧瞧热闹。可没想到,他一到放电影的地儿,眼前的场面直接让他愣住了。
在场地最前头,专门留了一溜儿“领导座位”,啥都有,水果啊、茶杯啊、藤椅啥的,一应俱全。反观那些普通的士兵,他们就自个儿坐在小马扎上。
王建安绷着脸问:“你们在搞啥名堂?”旁边领导赶紧回应:“电影时间有点儿长,这样方便首长随时喝水。”
王建安有些恼火地说:“我忍俩小时不喝水也渴不死,快瞅瞅其他士兵带茶缸了没?”说完,他拿出自己的小凳子,直接走到战士们中间就坐下了。
士兵们瞧见他的动作,立马纷纷鼓起了掌,掌声热烈得很。
王建安老讲,咱们共产党的干部啊,那就是老百姓的服务员,得做到清清白白,对自己下手得狠点,要求得严点。
他一辈子都在给别人带好头,就算到了老年,王建安还是牢牢守着自己的底线。
那时候,他因为长年辛苦劳作,到了晚年,身体各个部分就开始陆续出毛病了。
医生嘱咐他别再吃猪油了,说这样对身体不好。但问题是,部队每个月发的粮油都有定量,根本就不够用。
看到王建安那样,秘书心里挺不是滋味,于是他就跑到后勤那儿,领了些钱,接着赶紧去粮油商店,拎回来十斤花生油。
王建安得知此事后火冒三丈:“党员拿点油,小事一桩,但要是大家都这么想,今天拿点油,明天拿点别的,党内风气早晚得乱套!”
秘书一听,心里头立马觉得过意不去,接着就跑到店里,把加油的钱给补上了。
王建安这人,从来不用自己手上的权力给自己捞好处,吃穿用度上,那是一点都不超标。就连叶剑英元帅都夸他,跟他说:
建安啊,打从国家成立那会儿起,你从来不在意自己官大官小,干啥都勤勤恳恳的,这真的挺难得的!
后来,王建安因为身体不好没法继续工作了,他就跟组织说,想回老家黄安瞧瞧。
年轻时,国家不太平,他没办法,只能拿起枪,离开家乡去守卫国家。现在好了,国家解放了,他总算有空回来瞧一瞧了。
王建安再次站在这片好久没来的地方,心里头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。往事一股脑儿地冒出来,在脑子里翻腾。他爸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生病走了,留下他和姐姐两个人,只能互相靠着过日子。
回到家,王建安第一时间就去探望了村里那位最长寿的老人家,跟他聊了会儿天,接着又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耍了一会儿,顺便问了问他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咋样。碰到村里热情的乡亲们跟他问好,王建安也是一一热情回应,特别亲切。
到了晚上,姐姐瞅瞅屋里,发现空间小,被子啥的也不够弟弟和弟媳用,就琢磨着出去找乡亲们帮个忙,看能不能借点来。
王建安直接拽住了我,说:“别折腾乡亲们了,咱们以前打仗时,不也都睡地上嘛。”话音未落,他抱起一堆草,往地上一铺,立马就躺上去呼呼大睡了。
要说王建安身处高位,为啥还能待人那么亲切友善,那原因明摆着,就是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“为人民服务”。
这些事情,打从一开始他向江青提出建议那会儿,其实就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方向。
过往回顾:看看之前的事儿吧:那时候,咱们聊过的好多话题,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每一期的内容,都像是时间的印记,记录着咱们一起走过的日子。想想之前咱们探讨的那些事儿,真的挺有收获的。每个话题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,让咱们见识了不少新东西。要是你有兴趣,不妨再瞅瞅之前的那些内容。说不定,你又能从里面发现点什么新的感悟或者想法呢。毕竟,好东西总是值得回味和琢磨的。
她个人信息被泄露到了一个不良黄色网站上,生活全乱了套!
赵本山因为私生活不检点被徒弟揭露,结果身边的人都离他而去,他现在算是尝到了苦头。
咱们得好好对待地球,毕竟它可是咱们的家。别老想着怎么从大自然里捞好处,也得想想怎么给它回报。种点树、少开车、少用塑料袋,这些都是小事,但做多了就能有大效果。保护环境,不只是说说而已,得从日常做起,从自己做起。只有这样,咱们的地球才能一直美美哒,咱们的后代也才能继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
